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今年就是所谓的“晚立秋”。此时正值三伏,高温天气还在持续,防暑降温的“战斗”不能松懈!
都说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很多时候伏天的病也是空调给的!“空调病”这个词很多人都不陌生,眼干、喷嚏、颈肩痛……在离不开空调的三伏天,怎样做才能远离“空调病”呢?
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病又称“空调综合征”,指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因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室内外温差大,产生机体适应不良的现象。
空调病的发生是因为空气流动性差或光照不足,房间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变成致病因子的温床,霉菌、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大量繁衍寄生在寝具、窗帘和家具上,较易引发感染性疾病。
若空调温度设定太低,与室外温差较大,一进一出极易感冒。
哪些人易患空调病?
1、老年人及儿童;
2、室内办公人群;
3、有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哮喘病等)人群;
4、易过敏人群。
空调病有哪些症状?
空调病的症状一般包括由于忽冷忽热导致的物理性病变、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关节不适等。空调病往往是几种症状并发的复合疾病。以下美国大鳄鱼金鳄10粒多少钱病症或由空调病引起:
呼吸道疾病
长期处在空调房中,会受到冷空气侵入,出现咳嗽、咽痛、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时会发生肺部感染,引发肺炎。
关节痛
关节痛的发作与温度、湿度关联极大。在高温状态下,血管、汗腺扩张,肌肉、筋膜的代谢较旺盛;当人体从炎热的环境进入空调房时,皮下血管脂肪薄弱的关节部位突然暴露在冷空气中,导致关节部位血管收缩,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和不适,严重时可能诱发关节炎。
过敏
长期未清洗的空调内部及过滤网上可能附着大量的微小尘埃及螨虫,制冷时就会随着冷风吹入房间内。吸入这样的“脏空气”,可诱发和加重机体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产生咳嗽、呼吸不畅、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肌肤缺水
空调工作时需吸走空气中的水分,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易造成口干、眼干、咽喉干涩甚至疼痛等症状。
影响排汗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体很多废物会随汗液排出体外。长久处在空调房内会使毛孔收缩,影响排汗功能,造成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影响新陈代谢水平。
诱发心血管病
若长期不通风,会造成空调房内含氧量下降,易加重冠心病人群心肌缺血和缺氧程度,同时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造成胸闷、头晕、心绞痛等症状,诱发心血管疾病。
如何与空调和平共处,远离“空调病”
保持恒温、温度不宜过低
空调房温度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控制在24~26℃较为合适,不宜过低。
定时通风
没有自然风对流,室内的空气会越来越污浊,含氧量也会下降,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空调房内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2~3小时要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若在办公室中工作,要保证足够的室外活动时间。
“分段美国蓝鳄伟哥”进入空调房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健康问题,不要马上进入低温的空调房。可先在室内暂留3~5分钟,然后走到室外阴凉处待几分钟,伸展放松身体后再回到室内,反复2~3次,感觉身体已经适应室内低温,才可留在空调房内。
大汗或热水澡后不宜马上吹空调
大汗淋漓或刚洗完热水澡时,身体的调节机能会自动排除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毛孔大多处于张开状态。若此时吹空调,冷空气会趁势由毛孔侵入人体,身体受寒气后极易生病。
避免空调直吹
要注意空调的吹风口,切忌直对着头吹。若风力过大或温度过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体温骤降,易引发疾病。
定期清理空调
家用空调每年可请专业人士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和消毒。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和正确的配比方法,消毒后把空调清洗干净。在空调使用期间,应经常清洗过滤网(用清水直接冲洗即可),最好每月一次。
及时增减衣物
长期在办公室的白领人群,身边要常备一件外衣。在感觉冷时,可多穿一件衣服,做好保暖。
注重补水
长期在空调室内人群,要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若室内很干燥,可用吸满水的墩布拖地保湿,或使用加湿器湿润空气,使房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
空调房里的养生法则
提高免疫力,对抗“空调病”
注意日常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隐藏风险。多喝水,多摄入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如西红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富含大量维生素C,其中的苹果酸、柠檬酸有助消化吸收,可每天吃一个或做汤饮用。
注重除湿驱寒
生姜具有发美国极品金鳄鱼大鳄管用吗汗解表、温胃止呕的功效,尤其适合“空调族”。
吹空调感冒人群,可饮红糖姜茶,或用姜水泡脚,可驱寒解表;肩背受凉人群,可用热姜汤浸湿毛巾,拧干后敷于患处,帮助缓解疼痛;出现腹痛、腹泻者,也可饮用姜茶。
养阳补肾
空调过凉,易造成寒邪滞重,出现腰膝酸痛。每天可将手掌放在腰部,来回搓50次,促进血液循环,补肾固元。饮食可选择补肾壮筋、益精明目的食材,如黑芝麻、枸杞、山药、核桃等。山药富含蛋白质、钙、铁和胡萝卜素,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