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主题评论:港股通标的调整的机会与风险
恒生指数公司将于2月22日宣布四季度恒生指数成份股变动,届时港股通标的也会相应调整,调整将于3月11日生效。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被纳入股票无论是在调入前、还是在调入后,平均股价均大概率可以跑赢恒生指数;而被剔除股票在调入前和调入后战胜市场的概率仅为38.64%和23.86%。同时,我们使用ROE、股息率两个基本面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ROE>0的股票在纳入前表现较好、ROE
根据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成份股调整规则,我们筛选出14只可能纳入港股通的标的和42只可能被剔除的标的。根据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投资建议:(1)在3月11日正式纳入之前,建议关注中裕燃气、天伦燃气、鸿宝资源;(2)3月11日正式纳入之后,建议关注雷蛇、中国有赞、金界控股、本间高尔夫、伟仕佳杰、新秀丽;(3)太阳城集团、中石化油服、南方能源、盛业资本、兆邦基地产在纳入之前和纳入之后均可配置;(4)如果持有较多可能被剔除的标的,建议进行减仓操作。
港股重点事件追踪
南下资金净流入创下新低。这与大幅的北上资金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可能的原因包括:MSCI即将扩容北美国蓝鳄是什么上资金抢筹、内地资金与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不同、本轮港股上涨的行业与南下资金的投资风格不符、汇率贬值。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将于周中公布。预计香港将在创科、金融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香港证监会拟设孖展借贷上限,不多于资本5倍。这可能会限制券商经营孖展业务,尤其会影响资本金较少的中小券商的经营。
香港楼价跌幅收窄,看空情绪缓解。随着新春后成交恢复正常,楼市有望进入季节性旺季,中原城市领先指数走势有望回升。
港股市场走势回顾
市场走势。上周港股走势较为分化,消费品制造业、电讯业、公用事业领涨,资讯科技业、消费者服务业、工业领跌。
估值情况。恒生指数最新估值为10.32,处于历史均值下方,略微高于-1标准差。恒生AH溢价指数略微下跌0.05%。
资金南下情况。上周沪港通南下资金净流出1.33亿元,累计资金净流入5210.72亿元;深港通南下资金净流入18.80亿元,累计资金净流入2033.73亿元。
一、主题评论:港股通标的调整的机会与风险
恒生指数公司将于2019年2月22日宣布2018年四季度恒生指数检讨结果,届时恒生指数成分股与港股通标的都将进行调整,调整将于3月11日生效。那么,此次调整是否会带来相关的投资机会?有哪些个股可能被纳入和剔除?上周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1港股通标的的入选规则
港股通的筛选规则为被动型筛选,按照恒生综合大型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小型指数中大于50亿港币的成份股、AH股上市公司的H股四个标准来确定(图1)。每当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标的发生调整时,港股通标的也会随之发生调整。因此,每年两次的恒生综合指数定期检讨,是港股通标的变化的主要时点。恒生指数公司规定每年的6月底及12月底作为定期检讨的数据截美国金鳄蓝鳄鱼伟哥止日期,并在随后的8周内完成检讨工作并公布检讨结果。指数调整生效日将会在3月及9月的第一个周五之后的首个交易日。
但是这并不是说恒生指数的成分股一定会被纳入港股通标的。2018年5月,恒生指数公司将外国公司、合订证券、不同投票架构公司纳入恒生指数的标的范围,同时规定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暂不进入筛选范围。但是,上交所、深交所7月均发布消息称,外国公司、合订证券、不同投票架构公司暂不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范围。典型的例子便为小米集团(01810),小米集团已经于2018年7月20日进入恒生综指,但并没有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2被纳入和被剔除股票历史表现如何?
(1)被纳入股票大概率可以跑赢指数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从2015年3月份第一次调整至今,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共实行调入185次。我们对这185次调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在调入前、还是在调入后,平均股价均大概率可以跑赢恒生指数(图2)。
2)ROE>0、股息率
股价的上涨也与股票的基本面有关系。我们使用ROE、股息率(近12个月)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结论一:ROE>0的股票在纳入前表现较好、ROE0且股息率
3)被剔除的股票大概率跑输市场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从2015年3月份第一次调整至今,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共实行调出88次。我们对这88次调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调出前30日平均收益战胜恒指的概率为38.64%,而调出后30日平均收益战胜恒指的概率仅为23.86%。因此可以看出,被剔除出去的股票大概率会跑输市场指数。
3本次调整有哪些潜在标的?
(1)可能会纳入的潜在标的
目前,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筛选规则为:(1)过美国大鳄金鳄副作用去12个月的平均月底市值排名在前95%;(2)过去12个月中最少有10个月及最近6个月中最少有5个月达到0.05%的成交量流通比率要求。其中,成交量流通比率的计算方法为:每个月交易量的中位数/月底总流通股数。考虑到深市港股通的纳入条件,港股通的标的筛选应该再加上一条:过去12个月平均月底港股流通市值大于50亿港币。
按照这三个条件进行筛选,数据选取时间为2018年1-12月,我们共筛选出18只股票,其中香港电讯-SS为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暂时不会纳入,同时剔除掉一些风险较大的股票,最终选择出可能纳入港股通的14只潜在标的(图5)。
按照第二部分分析的结论,ROE>0、股息率
(2)可能会剔除的潜在标的
还是按照以上的规则,我们筛选出可能会剔除的潜在标的,共筛选出131只,大部分股票被剔除的原因是不满足0.05%的成交量流通比率要求,可能的原因是2018年成交量出现了大幅下降。考虑到实际操作中不大可能一次性剔除这么多只股票,因此我们只选择过去12个月月底平均港股流通市值小于50亿港币的个股,共42只(图6)。如果持有较多的这些股票,建议进行减仓操作。
二、港股重点事件追踪1南下资金净流入创下新低
近期沪深港通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出现了明显差别。北上资金出现了大幅的资金净流入,从历史数据看,从1月1日到2月13号,北上资金净流入847.31亿元,此前几年同期的最高纪录仅为254.93亿元。与此相反的是,港股通南下资金却出现了大幅的萎缩,从1月1日到2月13号,南下资金净流入仅为7.91亿元,而2015、2016、2017、2018年同期南下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35.6、185.91、313.40、901.86亿元。
从1月4号到现在,上证综指上涨11%,恒生指数上涨14%,恒生指数的涨幅甚至更高。为什么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四点:
1、MSCI将在2月28日公布市场咨询提议的结果,可能将A 股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20%。如果通过,纳入因子将分别在5月中旬和8月中旬上调,这将带来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所以目前A股的巨额流入可能在是外资在提前做布局;
2、内地资金与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不同。内地资金持股期限可能更短,经济预期的不佳和国际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内地资金回避香港市场;而外资可能风格更加稳定,即使在2018年市场下跌过程中,仍然在大量流入A股。
3、本轮港股上涨的行业主要是消费品制造业、工业、地产建筑业,这与南下资金的投资风格不太相符。在2018Q4港股通基金持仓中,金融的占比依然遥遥领先,但年初以来金融业的涨幅只能排到倒数第三。而涨势较好的消费品制造业、工业、地产建筑业港股通基金配置并不多,所以南下资金并没有赚到很多钱。
4、去年11月底以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一直处在下跌过程中,目前已经从高点下跌了264个BP,所以南下资金还需要承受港币汇率贬值带来的损失。
2港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将于周中公布
大公报获悉,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于周中公布,香港将在创科、金融方面发挥龙头作用。有分析认为,已有发展成果、区内各地优势互补、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将推动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发展新空间与新机遇,并带动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建设亦将实实在在增进港人福祉。
3传香港证监会拟设孖展借贷上限,不多于资本5倍
市场消息称,香港证监会早前建议收紧券商孖展借贷。据了解,该会目标是在今年首季发表有关指引的咨询总结,初步倾向将券商借出的孖展总额上限,定在其资本的5倍,以及拟设有6个月的实施过渡期,但最终仍待“拍板”落实。市场人士认为,若上限水平低于5倍,业界不会接受,同时会很影响中小型券商的孖展生意。市场消息透露,在收集及分析回应书后,证监会正准备制订最后定稿,最快3月底前发表咨询总结。根据咨询文件建议,业界可能需要在指引定稿后更新其风险管理及程序,实施时间表会有6个月的过渡期,因此市场预期有关孖展新措施最快或会在今年内实施。咨询文件中最具争议的建议是就券商的孖展借贷总额“封顶”,市场普遍对此有保留,认为会限制券商经营孖展业务,尤其会影响资本金较少的中小型券商的经营环境。
香港证监会去年8月中发表咨询文件,建议7招收紧券商的孖展借贷,包括借出的孖展总额上限,定在证券行资本的2至5倍;个别孖展客户贷款不应多于券商股东资金的2至4成;每月进行压力测试;长期未清缴按金不能超过股东资金的两成至两成半,以及每年检讨抵押品扣减率一次等。咨询期已于去年10月结束。
4香港楼价跌幅收窄,看空情绪缓解
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3日当周,衡量最新香港地产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较前一周下跌0.54%至169.95。此前CCL指数曾连跌13周,累计下跌6.55%,不过近四周以来两升两跌,连续四周于170点上下徘徊。报告称,包括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在内的四大整体指数进入反复寻底的阶段。其中, CCL及CCL(中小型单位)连续4周于170点上下徘徊,CCL大型屋苑(CCL Mass)连续4周于171点上下徘徊,CCL(大型单位)连续4周于172点上下徘徊。报告认为,相信新春后成交将恢复正常,楼市有望进入季节性旺季,CCL走势有望回升。同时,2019年1月香港二手房屋买卖合约录得356宗,创六个月新高,较2018年12月的274宗上涨29.9%。按金额分,总价四百至五百万元的二手房屋买卖升幅最多,录142宗,按月上升44.9%;价值五百万元以上的买卖录120宗,按月上升44.6%。一手房方面,同样有所回升。美联物业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1月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注册宗数共录得2197宗,是2018年12月397宗的5倍多。截至2月11日,2月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注册宗数已达到502宗,同样超过去年12月的数据。
三、港股市场走势回顾1市场走势
上周港股走势较为分化。恒生中型股、恒生香港35、恒生中小型股、恒生大中型股分别上涨0.80%、0.72%、0.54%、0.04%;恒生港股通、恒生大型股、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小型股则分别下跌-0.08%、-0.12%、-0.16%、-0.18%、-0.37%。从行业上看,涨幅较大的行业为消费品制造业(+2.49%)、电讯业(+2.01%)、公用事业(+1.52%);跌幅较大的行业为资讯科技业(-1.60%)、消费者服务业(-1.52%)、工业(-1.12%)。
2估值情况
截至2019年2月17日,恒生指数的估值为10.32,处于历史均值下方,略微高于-1标准差,表明目前恒生指数处于低估的状态。恒生AH溢价指数为117.43,略微下跌0.05%。
3资金南下情况
上周沪港通南下资金净流出1.33亿元,累计资金净流入5210.72亿元;深港通南下资金净流入18.80亿元,累计资金净流入2033.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