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医学界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收录于合集 #医学前线 11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文末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曹勇军教授亲身解读,不容错过~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作为脑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3类人群: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②轻型缺血性卒中;
③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美国金鳄怎么样血管事件。
在近期召开的第8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上,做壁报展示的一项中国学者的研究“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cerebral large vessel diseases and small vessel disease in the NICE population”基于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人群,探讨了脑大、小血管病变基线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以及认知功能改变,证实对于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脑小血管病的患者,大小血管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认知障碍发生风险更高,为脑血管病NICE人群的早期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依据。
那么,该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新颖之处?对于我们的NICE人群防控的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特邀通讯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曹勇军教授来为大家解读。
研究摘要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人群中大脑大血管疾病和脑小血管疾病(CSVD)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CSVD影像学特征和脑动脉狭窄对认知的影响。
方法:从2018年3月到2019年8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
结果:纳入患者204例(平均年龄64.82岁,女性38.2%),66.2%的患者有脑动脉斑块。基底节区腔隙性、脑室周围脑白质高信号(PVWMH)、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EPV、半卵圆中心区重度EPV的比例分别为52.0%、43.1%、27.5%、42.6%、42.2%,33.8%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多发斑块组年龄较大,肌酐清除率较低,PVWMH和DWMH更严重(P<0.05)。右颈动脉IMT(OR=62.03,P=0.0057)和左颈动脉IMT(OR=19.42,P=0.0326)与腔隙的存在有关。颅内新款鳄鱼大鳄金鳄 美国/或颅外动脉狭窄合并严重cs EPV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较高(OR=3.03,P=0.0418)。
表1:有和无多发性脑动脉斑块组之间的比较
表2:大脑大血管疾病与腔隙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与无)
表3: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患者严重CS-EPVS的认知影响
结论:大血管疾病与CSVD影美国蓝鳄多少钱一粒像学损害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动脉狭窄合并CSVD影像学损害的患者认知损害的风险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风的预防策略也可能适用于CSVD患者。
专家解读
Q1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的背景?
曹勇军教授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是王拥军教授团队提出的针对我国卒中二级预防的重点防控人群,我们发现该人群的病因主要以CSVD和大动脉粥样硬化(LAA)为主,大部分NICE患者都有CSVD和LAA的影像学证据,目前对CSVD和LAA的临床管理策略是存在差异的。
尽管有一些研究证实大血管病变与CSVD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这些研究均来自一级预防、非汉族人群,缺乏对卒中高危二级预防及汉族人群的的研究,因此在我国NICE人群中去观察CSVD和LAA的交互关系很有意义。
Q2
请问该研究的结果,对我国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曹勇军教授
我们发现在NICE人群中,脑动脉斑块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等LAA病变与脑腔隙灶、脑白质高信号及EPVS等CSVD影像学损害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存;但不同CSVD影像学病变的NICE患者中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颅内外动脉狭窄同时合并CSVD影像学病变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更高。
提示对于NICE人群,关注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同时也应早期加强对LAA的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风的预防策略也可能适用于CSVD患者。
Q3
您认为该研究有哪些新颖之处和局限性?
曹勇军教授
NICE人群是我国脑卒中重点防治人群,而CSVD发病率高、认知损害出现早,危害大,本研究是首次对NICE人群中脑大血管病变、CSVD的相关特征及交互美国蓝鳄有用吗进行观察;证实NICE人群脑大小血管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脑大血管病变患者合并不同CSVD影像学改变对预测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可能优于单个指标。
不足之处: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横断面研究,受条件所限没有纳入脑微出血的影像学资料,不能排除潜在的混杂因素影响;研究对象NICE汉族人群,且为首发卒中,不能类推到其他人群或种族,需要对其他族群及更大样本量的NICE人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专家简介
曹勇军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附属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访问学者
国家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卒中学会常务委员
心源性卒中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苏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委、脑血管病学组组长
主要参考资料:
[1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策划:九万里
本文审核:曹勇军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